直通荆州 | 全力打好洪湖流域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

2024-04-15 08:24   长江云新闻  

全力打好洪湖流域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洪湖流域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工作,荆州全面打响洪湖流域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总体战。

今年1月,荆州出台《关于全力开展洪湖流域水质改善提升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全域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的原则,重点围绕总长299公里的四湖流域总干渠上下游、左右岸6920.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狠抓外源控源截污和内源生态修复。

《意见》提出,2024年洪湖流域主要河流国省监测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Ⅴ类水体,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2024年主要入湖河口全面消除劣Ⅴ类、Ⅴ类;2025年消除Ⅳ类,水质达到Ⅲ类以上。2024年洪湖湖泊水质呈明显好转态势,局部地区和一定时段达到湖泊Ⅳ类。通过2年努力,力争洪湖水质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通过3-5年努力,洪湖水质总体达到Ⅲ类水质要求。

内源生态修复 再造洪湖生态系统

洪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省第一大湖泊。经过多年治理,荆州着力抓好洪湖流域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推进洪湖生态修复。

4月初,记者在洪湖官墩近岸带看到,工人们正将洪湖本土的“中国红莲”运送至移栽区进行移植,月初移植的部分野莲已经冒出了尖尖荷叶。

种藕工人 闫成军:“都是尺把长,这属于正宗的野莲,种下去的成活率非常高。”

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修复中心主任 罗东平:“3月1号开始种莲藕,我们种植是1800亩。假如说长得好的话,那么这个区域今年的生长区域就会达到1万多亩,在2026年这个区域整体3万亩覆盖是没问题的。”

当地通过前期实施清湖工程,全流域组织打捞水葫芦、水花生等外来物种和水面漂浮物,严防它们进入洪湖大湖,并全面清除湖内残余网片及各类垃圾。荆州同步实施洪湖植被恢复工程,种植野莲为代表的挺水植物和以黄丝草为代表的沉水植物。接下来,洪湖湖区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调水控水工作。

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级调研员 曾晓东:“我们选择种植洪湖当地的品种,包括沉水、浮叶和挺水植被三种植被类型。目前看到这一块的挺水植被,它的恢复效果是十分明显,已经达到或接近80%的盖度。”

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修复中心主任 罗东平:“一个月时间,调水从原来的23.5米调到24.5米。莲藕它长起来以后,它会对整个水体减少风浪、减少底泥扰动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让水体形成相对静止的水体,水质好的水体,达到消磷减氮的作用。”

在洪湖市瞿家湾镇汉沙垸红莲湖,这里正在实施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251.71万元。计划在红莲湖内外恢复沉水植物1500亩,通过两个完整生命周期的维护,增加沉水植物种子数量。并以此为种子库,向洪湖大湖提供沉水植物恢复的种源。

上海水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王思潮:“涉及的沉水植物一共是八种,然后浮叶植物是六种,一共是十四个品种。目前红莲湖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水下森林净化系统,目前水质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水的标准,透明度能达到2米及以上,植被的覆盖度达到70%以上了。”

荆州加快洪湖环湖生态缓冲带、修复带建设,预计恢复洪湖湖区植被5万亩以上,2024年植被覆盖率提升到21.8%,2025年提升到30%以上。并将强力推进入湖河口整治,实施入湖河口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和入湖河口底泥清淤工程,净化入湖水体,实现净水入湖。

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何海砚:“在洪湖入湖河口建设拦污栓,防止外来入侵物种或者是其它的垃圾进入洪湖污染水体。入湖河口湿地建设正在积极谋划之中,外面的水进入洪湖要先经过入湖河口湿地,净化以后达标再入湖。通过三年的努力,洪湖水质会有一个根本的好转。”

外源控源截污 强力推进十大攻坚行动

洪湖流域治理,点多面广难度大。荆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要求,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制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强力推进十大攻坚行动,切实改善提升洪湖流域水生态水环境。

走进雷家垱装配式净水站,出水口清澈见底,汩汩清流经此汇入西干渠,并经四湖总干渠流入洪湖。过去,由于雨污合流且雨污错混接现象突出,雷家垱片区存在黑臭水体现象。目前,净水站日均处理污水3万吨,彻底改写“黑臭”历史。

中建环能雷家垱项目运营调试负责人 黄鹏:“(出水)化学需氧量大概在15毫克/升左右,总氮大概是在10毫克/升左右,总磷大概在0.1毫克左右,全都符合国家一级A标准。”

荆州市住建局公用事业科副科长 吴禹辰:“目前将会对整个中心城区的雨污分流进行全面的溯源排查整治,同步采取设计施工方案,开展项目施工。”

荆州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和城乡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染整治。中心城区实施雨污管网排查和修复改造工程,江陵县、监利市、洪湖市全面完成县城雨污管网排查。在监利市,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在荆州经开区,联合水务的工业废水提标升级改造已经完成,生活污水提标升级也即将进行,日总处理规模达到8.2万吨,覆盖了沙市区和荆州经开区200多家涉水企业和附近15万户居民。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崔增光:“采用CAST生物池处理技术,近期污水处理量是1.5万吨/天,远期污水处理量是3万吨/天。预计在2025年6月份完成配套管网施工,并进行试水验收。”

荆州监利市住建局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 郭在能:“水环境、污水管网、收集处理、控源截污这些方面,有10个工程正在推进。”

荆州申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荆州申联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彬:“由一级B提升到一级A,产能由原来的3万吨提升到5.2万吨,生活污水提标的项目正在拟定把它提升到Ⅳ类的出水标准。”

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监利市全面关停关闭违规畜禽养殖场;荆州区、监利市、洪湖市实施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积极推广“三池两坝”、人工复合湿地模式,禁止养殖尾水直排入河入湖。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推行有机肥还田,力争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

荆州监利市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 李诗模:“‘三池两坝’就是通过机械的、物理的、生物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使我们水质基本上98%以上的区域能够达标排放。一般水位高的时候可以排到洪湖去,水位低的时候就内部循环重复使用。”

荆州监利市城发集团总经理助理 熊昌元:“我们监利周边乡镇的水从北边进来,然后通过我们的项目区,再从南边经过净化以后放到洪湖里面去,提升洪湖水质质量。”

荆州市荆州区邦富农合作社理事长 唐兵:“养殖场通过发酵以后变成有机肥,通过专业的运输车辆把它撒施到田里。同时减少化肥的用量,每亩减少5%左右。通过侧深施肥插秧机精准到每窝,同时也减少化肥的用量在10%左右。”

今年3至6月,荆州市集中开展“清渠洁岸共同缔造”活动,以清理河湖渠沟为重点,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荆州科学开展生态调水补水、沿河沿湖排口整治、城乡生活垃圾整治、洪湖退垸还湖保留区污染整治等行动,加强流域水质监测,确保洪湖流域水质改善提升。

湖北郢都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张铭:“水源是从沮漳河进入万城闸取水工程,既满足太湖港灌区生态、农业相关水系的需要,顺带可以保证荆州城区护城河相关水系的补充和循环。”

荆州市政府副秘书长 游敏:“设置了十个专项行动指挥部,建立了‘上下游 左右岸’齐抓共管、部门辖区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工业污染、入湖河口整治等十大攻坚行动,确保洪湖流域水质改善提升。”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008/202404/f08515c12d63d1fb14daffa9bb29124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