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代志武: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五链共建”涅槃媒体新生态

2024-08-07 16:04   广电独家  
“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如何破局重生,走出困境,这不仅是传统媒体面临的冰山,更是必须面对的难题。我们只有创建传媒新生态,才能融合创未来。”

图片

荆州媒体融合起步于2018年底的广播和电视合并成荆州广播电视台。

2022年11月,荆州日报社社长代志武兼任荆州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开启了新一轮融合改革的历程。

2023年12月22日,荆州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成为湖北省第4家挂牌的地市级融媒体中心。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由荆州日报社、荆州广播电视台整合组建而成,当前,中心涵盖了电视、广播、报纸、江汉风APP、荆州新闻网、“荆州发布”微信公众号、荆头条新媒体矩阵、虎座鸟新媒系列号等,新媒体总粉丝量超过2000万。

2023、2024年,荆州市融媒体中心连续两年承办央视电影频道M榜盛典,收获80亿+流量,成为业界融合传播经典案例。

图片

“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如何破局重生,走出困境,这不仅是传统媒体面临的冰山,更是必须面对的难题。我们只有创建传媒新生态,才能融合创未来。”荆州市融媒体中心主任、荆州市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代志武说。

双轮驱动,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广电独家」:您如何理解您所在的市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路线?

代志武:荆州市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路线,概括而言就是事企分离、双轮驱动、要素优先、发展共享,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个”:打造一个现代传媒集团。深入推进事企分享,创造双轮驱动,要素优先,发展共享融合生态。

图片

“十”:做强做优“4+6”媒体和产业平台。“4”,即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大媒体平台;“6”,即“一园四区两基地”的产业发展平台。

“四区”,即视听产业园区、广告产业园区、901汽车主题公园区、华中电商直播产业园区;“两基地”,即廉政文化基地和数字出版基地。

图片

“百”:打造江汉风客户端,“荆州发布”“荆头条”微信公众号,“HI荆州”抖音号和“荆彩视频”5个百万粉丝新媒体账号。

“千”:培育品牌经营、影视演艺、三农电商、人力资源、技术服务、报刊发行、新媒体营销、大健康、数字文旅、教育产业10个过千万元产值的传媒产业。

「广电独家」:在人员规划和人才培养方面,中心成立后做了哪些实质工作?

代志武:我们主要通过3个优化来推进人才工程建设。

一是优化干部人事结构。

主要是针对当前干部老化严重,55岁以上编制干部达90人以上的情况。通过岗位竞争,让50岁以上(新媒体40岁以上)拥有职称的专业人才腾出行政职位,为年轻人提供成长空间。

同时,实施岗位多项优先选择,拟采取职级与职务分开聘用、事业企业打通使用的办法,鼓励干部岗位创新和专业化成长。

采取两个选择,一是岗位职务与职称选择,职工自主选择一次;二是事业岗位与集团岗位选择,事业编制人员进集团的采取挂职办法,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进行安排。聘用人员进事业单位的,保留集团身份,采取派遣制度进行使用。

二是优化绩效分配体系。

2023年,报社和广电台薪酬基本达到一致水平,只是分配制度不一样,广电台采取的是系数法,报社采取的层级制度。

我们组成专班,进行了优化。

在薪酬分配制度上,根据人事部门核定的薪级工资总额情况,拟按层级制薪酬分配制度,为青年人才、专业人才、创新人才提升合理的薪酬制度,打破“大锅饭”;考虑到集团的特殊性,根据2019年荆州市“两办”出台的文化企业薪酬制度的规定,适度调高分配基数,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综合考核体系,提升薪酬分配科学性。

在考核办法上,改革过去一体化的办法,推行分类考核制度,如采编部门考核时度效、行政部门考核服务效能等,各有侧重,分类管理。

三是优化管理制度。

注重成长性、兼容性,为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拟全面推选项目制度和预算管理办法,加强部门统筹协调联动,提升整体机动能力。

“五链”共建,涅槃媒体新生态

「广电独家」:你们在建设过程当中有何体制机制创新?

代志武:构筑“五大链条”,进行供给链、渠道链、数据链、价值链、产业链“五链”共建,是荆州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中心把融合的重点放在重构内容供给侧改革上,以构筑供给链为抓手,从单一的媒体结构向全域拓展,打造强势信源。

我们汇聚报台多要素,建成了全媒体形态的信息集成中心,聚集时政新闻、社会资讯、行业信息等三位一体的信息源。

改革过程中,我们打破传统媒体的新闻采集格局,重组优势力量,形成强大的信息采集队伍,基本上占全员三分之一强。

融媒体中心和传媒集团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信息生产,为信息集成中心提供内容,目标是在区域内打造第一权威、第一手信源的信息共享集成平台。

在制度层面上,我们通过“一鱼多吃”的模式,采访权、出版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升级成全媒体全平台全流通模式,以强大的内容供给链作为支撑,建成内容供给数据集成平台,形成聚合前后两端新闻采集和出版(发布)的内容供给链。

变“为一”媒体去生产向“唯一”的数据库去生产,变单一媒体生产为全媒体生产,形成共享共创、百花齐放的局面。

图片

推进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传播链条至关重要。荆州市融媒体中心提出了“三商理念”,做内容提供商、数据应用商、渠道分销商。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在机构成立了专门的渠道分销部,组建了上下融通、社会交互的渠道。

在上下融通上,我们建立健全了“央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六级传播矩阵,形成对外传播、对内交互的全渠道传播形态。

在社会交互上,我们与“抖微端频网”等社会平台合作,扩大传播覆盖面,形成矩阵传播效果。

我们还运用全媒体手段,建强渠道服务矩阵机构。2023年,我们运用广电MCN机构,打造电商直播基地,使得卖商品、卖农产品成为功能性传播,让平台产生价值,形成社会功能性产品,构筑影响力、公信力。

图片

传媒融合发展,要有产品意识、产业思维,更要布局产业链。近年来,我们打造了楚文化数字产业园,形成了网络视听产业园区、省级广告产业园区、电商直播产业园区、901交通音乐台汽车文旅主题公园区等“一园四区”,同时,与中国报业协会、华科大、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科研企业合作开发数字出版、新文创产品等,极大地带动了传媒转型发展,并围绕网络视听、电商直播、数字出版、广告创意、新文创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传媒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依靠园区拓展内容生产链、延长创新服务链的新路子。

图片

「广电独家」:目前媒体发展已经从“全媒体”向“数字化”挺进,就此而言,中心做了哪些相关工作?

代志武:打造数字引擎是提高生产提升传播的必由之路。数据化让媒体装上了智慧的大脑,是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版权发展改革的需要。

2023年以来,我们全力推动“数字荆州”建设,围绕网络视听、电商直播、广告创意、新文创、新文旅五大产业布局,建设一个辐射全国,集聚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内容创作、网红经济、VR游戏与电竞赛事、电商与展会经济等的数字新业态园区。

图片

荆州媒体拥有60余年的报纸图片库资源、30余年的视频和音频资源,这些都是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打造数字引擎,用户需要什么通过数据来分析,让我们精准地面向市场,从B端到C端面向客户生产。

通过数据链建设,我们有效提高了内容生产效能,精准地提升了传播效果。近年来,荆州通过数据要素开发以及多形态呈现,不仅收获了社会效果,还取得了较好的产业发展效益。

我们通过楚文化数字产业园嫁接一些资源来定型,建成一个产业生态链,做工厂化的模式,鼓励创新工作室和创新业务向产业园集聚。

图片

我们通过聚焦新媒体端内容、用户、产品和商业生态体系再造,推进数字AI应用,创造经济新增长极,推动传媒产业转场转型,完成荆州传媒产业蝶变。

三大创新,推进新媒体阵地建设

「广电独家」:中心成立后,进行了哪些存量产品及生产机制上的优化?

代志武:中心成立后,我们全面推进“新机制、新平台、新思路”建设之要,全力落实“平台做强、内容做优、品牌做大、服务做好”工作目标,推进新媒体阵地建设。

在“新机制”建设上,我们通过强化考核机制,以结果为导向,打破“大锅饭”现象,做好目标设置与岗位定位;推进落实做好5个“有”:有定位、有创新、有位置、有亮点、有方向。

在“新平台”建设上,我们围绕时政和民生,做好双平台战略,即:做强“一主两翼”新媒体矩阵,打造强势渠道,提升传播能力——“一主”为江汉风新闻客户端;“两翼”为“荆州发布”和“荆头条”。

时政方面,做好“一端一微一报一网两栏(节)目”(江汉风客户端、“荆州发布”、《荆州日报》、荆州新闻网、《荆州新闻联播》和《荆州之声》),重点做好官方平台发布。

民生方面,做好“一端一微一抖一报一网两栏(节)目”(江汉风客户端、“荆头条”、“江汉风”抖音号、《荆州晚报》、荆州新闻网、《江汉风》电视节目、《行风热线》和“HI荆州”),重点做好“新闻+服务+社群”。

在“新思路”建设上,我们用互联网思维、新媒体思路,全面落实做好“强平台、强品牌、强渠道、强思维、强服务”5个“强”。

“强平台”即强化新闻互动,做到4个“全力”:全力盯紧第一现场,全力保证第一发布,全力强化第一反馈,全力打造第一服务。

“强品牌”即做大做强民生服务品牌,重点做好民生调查、帮忙服务,做好“12+新闻战队”全方位服务,做好《好人开讲》《社区红人》,全面打造“服务群众矩阵”。

图片

“强渠道”即做好中央、省、市、县、区(包括社区)的渠道搭建。如《江汉风》走进社区,走进县市区,邀请“大V”、签约摄影师、作家协会、文联等入驻《江汉风》,举行各类入驻仪式,不断扩大《江汉风》的“朋友圈”,做到做好“互联互通、互帮互助、互动互融”。

图片

“强思维”即强化新媒体思维。没有思想就不会产生传播力和影响力,没有温度就没有感染力和引导力。

“强服务”重点围绕群众、用户、客户三大人群做优服务:围绕群众做好民生、调查、维权、帮忙等服务;围绕用户的需求、感受、体验做好服务;围绕客户做好经营服务,培育市场、培育客户,让各行各业入驻进来,把入驻作为平台创收增量。

「广电独家」:中心下一步的建设规划都有哪些?

代志武:下一步,我们要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全新的媒体生态,走出一条融合再生的大道,开创创意无限的媒体之旅。

我们将按照“5+3”动能发展模式,挖掘传媒新质生产力,创造传媒发展新动能。

“5”指“五力”,即AI技术、多场景直播技术、数据库建设及应用能力,全媒体记者全能型技术配套及应用能力,综合项目品牌化SOP服务及执行能力,网络视听产品创意策划生产能力,综合运行效能清单化管理能力。

“3”指“三融”,即融文化、融平台、融要素。

我们要在新生态上创建新未来。新生态就是要全面落实落地“数字引领、五链同步、要素优先”,形成传媒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融媒发展新篇章。

要通过资金链、供给链、传播链、创新链、服务链这“五链”共舞共生,全力提振精神,聚焦目标,以数据为核心,打好融媒体的关键一仗,全力塑造江汉平原最具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强势主流媒体,全面打造舆论引导有力、综合实力强劲、全国知名、全省领先的新型现代传媒集团。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a/10085/202408/1d2d5030462152e16f506b87a516326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