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天气炎热,请远离危险水域……”入夏以来,气温攀升。监利市红城乡荷花村荷嫂巡逻队穿梭在村头巷尾,用随身携带的小喇叭向群众宣传防盗、防诈骗、防溺水等知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巡逻队是宣传治安队,更是矛盾纠纷调解队。荷嫂巡逻队由村里妇女同胞组成,她们每天都会在村里重点区域开展巡逻,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荷嫂巡逻队成立至今,“荷嫂们”用“拉家常”“话里短”的暖心方式化解村级邻里矛盾纠纷18件,将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
像这样的队伍在红城乡不是个例。红城乡共组建了31支“红袖标”群防群治巡逻队、32支人民调解员队伍,实现每个村社一支治安巡逻队、一支矛盾调解队,居民自发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成为平安建设的“守望者”。
一支支治安巡逻、矛盾调解队伍建立的背后,是红城乡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的成果体现。近年来,红城乡通过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走出了一条具有红城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基层治理如何实现“单打独斗”变“协同共治”?依托综治中心建设,红城乡构建的“人防+技防+智防”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给出了回答——
网格化管理。所辖31个村(社)共划分76个基础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76名。制定网格服务管理清单,以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赋能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智能化防控。推进雪亮工程,全乡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2421个,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
社会化参与。充分发挥“邻里+网格”“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每个村(社)组建群防群治巡逻队和人民调解员队伍。
同时,红城乡还建立“登记—核实—分类—调处—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即信访室进行登记“初诊”,每周每月会商研判“分诊”,疑难、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联席“确诊”,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红城乡综治中心整合乡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应急管理办、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可受理和办理综治维稳、社区矫正、人民调解、便民服务、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安置帮教等多个事项。
红城乡综治中心自建成以来,该乡共接待来乡上访135批次265人,处理市长热线699条,受理省智慧平台事件57起,化解重点矛盾纠纷56起,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不只是红城乡,这些年,监利市立足实战实效,通过搭建工作平台、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力量等方式,充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夯实市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基础。如今,市、镇两级综治中心已全部建设完毕,运行顺畅、效果明显。今年来,监利市共排查矛盾纠纷3757起,已化解3686起,化解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