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中微光映荆州 刘楚昕与读者共话创作与乡愁

2025-07-12 16:32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徐雪晴、刘畅

江汉风报道:今天(7月12日)上午,2025年漓江文学奖得主、荆州籍作家刘楚昕,带着获奖作品《泥潭》回到家乡,举办读者见面会,和大家分享创作背景,以及作品里的荆州元素,这也是刘楚昕与家乡人的一次双向奔赴。

在读者见面会上,刘楚昕与读者深入探讨了为何将《泥潭》的故事背景设定在荆州,以及家乡对他的深远影响。他笑着调侃自己作为荆州人身上带着"小镇做题家"的气质——正是这种持续向上的奋斗精神,让他在阅读中爱上写作、坚持写作,最终将脑海中的想法转化为文字与故事。现场,刘楚昕还分享了《泥潭》的创作动机、写作风格等核心内容,希望读者能通过作品触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灵魂,感知辛亥革命时代背景下荆州小城面临的社会冲突与时代震荡。通过这场面对面的交流,读者对《泥潭》的叙事脉络与情感内核有了更立体的理解与感悟。

读者李诗怡说:“我了解到刘楚昕刘博士是因为他在漓江文学奖获奖的视频,也是在网上了解到的,后来了解到他是我们荆州人,他创作这本《泥潭》小说也是有一些我们荆州的一些特色。比如说洋码头、沙市的教堂,还有西门外的教堂。作为家乡人,很为他骄傲。”

读者李子林:“我们大家都知道武昌起义,但是在武昌起义旁边的荆州这个小城,大家对当时发生了什么却不甚了解。通过刘老师的书,也让我们打开了新的眼界,见识到不一样的荆州。”

此次回到家乡,漓江出版社和刘楚昕还特意向荆州市图书馆、荆州中学、荆州区图书馆赠送《泥潭》一书,表达对家乡人的感谢。签售会现场,不少读者通过与刘楚昕的近距离交流,再次感受《泥潭》这本书的内涵与魅力。

读者杨雨杰:“来到现场之后,听他讲述他的创作过程,我觉得我的心里还是有很多感受的。我觉得可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面对时代到来太快了,我们可能来不及做准备,可能会迷茫,会不清醒,就会下坠,像深陷泥潭一样。但是我觉得就想书中所说抬头看看星空,问自己的良心,我觉得可能就会有一比较好的结果。”

读者尹嘉懿说:“他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作,然后十多年一直不放弃,他是我们的榜样。之前在网上看了就觉得很严肃,但是今天来,就觉得他非常幽默,(刘老师)你是我的榜样,之后要向你学习,坚持不懈。”

(记者:徐雪晴、刘畅/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a/10085/202507/c405f8742292ce5e6e4749719ae9ba5c.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