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为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切实做好文物点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荆州区西城街道依托“楚韵课堂”暑期爱心托管班,联合楚乡有礼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邀请楚简制作技艺(国家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有志讲授楚简文化。
本次授课场所设在南门大街46号民居,这里不仅极富荆楚特色,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始建于清朝中晚期,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现存二进院落四重建筑,面阔14米,进深36.25米,建筑面积达839平方米。2021年,这处文保单位完成修缮并通过初验,为文化授课提供了古朴雅致的空间。
来到这里,学员们纷纷啧啧称奇,虎座凤鸟玄鼓、四神兽漆盘、鄂君启金节、楚简……这些楚地珍宝就这样和楚韵课堂奇妙交融。
黄有志介绍:“楚简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文字载体,其制作需经过选材、蒸煮、打磨等多道工序。”
为了让学员们有更直观的感受,他带来了亲手制作的精美楚简复制品,同款复制品已被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数十家单位收藏。在黄有志的指导下,学员们触摸竹简、临摹书写,感受楚文字体系的独特魅力。
正当师生们全神贯注之际,楚乡有礼为大家献上了一个彩蛋——古筝老师卢娟娟,妙手轻抚,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古老的民居、优美的民乐与新生的楚简在此刻交融,令人心旷神怡。课间休息时,学员姚立洲兴奋地告诉大学生志愿者:“我以前只在电视里听说过楚简,今天竟然亲手摸到、写到,感觉古代人的智慧太了不起了!”
西城街道“楚韵课堂”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以来,暑期爱心托管班已邀请黄有志授课15次,累计达60学时。未来,他们还将邀请更多非遗传承人加入。此外还将加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以楚韵课堂为引擎,筑牢荆楚文化传承根基。
(投稿人:黄家雯、秦依依/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