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消息,记者从广东佛山禅城城管了解到,7月23日,园林工人在亚洲艺术公园的小湖里投放了200条专吃蚊虫幼崽的“鱼宝宝”;7月24日,在亚艺公园再度投放4000条“灭蚊鱼”,在中山公园同步投放1000条 “灭蚊鱼”,旨在降低蚊虫繁殖率,通过生物防治方式有效降低蚊虫孳生密度,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据介绍,采用投放鱼苗灭蚊的生态防控手段,既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
最新通报显示,截至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均为轻症病例。
禅城区作为佛山中心城区,人口稠密。为斩断传染链条,近日,该区在中山公园、文华-亚艺公园、澜石公园、王借岗森林公园等重点城市绿地,全面开展消杀作业。
在佛山大型商圈创意产业园,物业团队每日多次带队对园区进行地毯式灭蚊消杀,查角落积水,及时清除绿化带、灌木丛的各种容器积水,将闲置的花盆倒扣,景观水池做排干处理,园区运营团队逐户提醒商户,发动大家打扫卫生死角,清理后厨积水。鼓励商户增加灭蚊灯、防虫纱网等物理灭蚊设施。
南庄镇龙津村则联合南庄镇智慧社会治理中心,创新启用“无人机+”智慧防控模式,针对楼顶积水、卫生黑点等伊蚊孳生高风险区域进行巡查。
7月23日,禅城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蚊媒传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的意见》。意见分别从村民与村集体两个方面明确职责,包括压实出租屋组防疫责任,强化闲置地块环境卫生整治和闲置农房卫生管理,加大村内公园、农村公厕、村道等保洁频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