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眼下正值玉米秋收关键期,荆州市公安县毛家港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该镇以“禁烧宣传+综合利用”为抓手,既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又推动秸秆“应收尽收、能收尽收”,让曾经的“焚烧隐患”变身“生态资源”,绘就出绿色发展图景。
走进毛家港镇桂丰村的玉米地,搂草机、打包机正轰鸣作业,散落田间的秸秆被搂草机聚拢,再由打包机压缩成紧实的圆柱形草捆,整个收储流程高效有序。这正是毛家港镇对接市场主体开展秸秆规模化回收的生动写照。
广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杨勇:“我们和毛家港镇18个村签订了收储协议,每天能回收500吨左右的秸秆。通过收储打包,既解决了村里农户秸秆处理难题,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真正实现了双赢。”
除了打包回收离田,毛家港镇桂丰村还根据农户需求,对部分地块的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处理。收割机驶过田间,秸秆被粉碎成细小碎末,均匀撒落在土壤表面,待后续翻耕后便能化作天然肥料。村干部也趁着秋收间隙,向老百姓细致讲解秸秆禁烧政策与综合利用好处。
提起秸秆处理,桂丰村村民周昌敏十分满意:“往年收割玉米,玉米秆要么是放在沟边,要么堆在路边,既占地方又不好看。今年村里安排统一打包,在田里面打得干干净净,方便我们以后的种植。”
毛家港镇桂丰村现有玉米种植面积1800余亩,该村早在秋收前就做足准备,与广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敲定合作,明确秸秆打包回收的全流程细节,制定“回收+还田”双路径方案。
“我们开了组级会议,小组长挨家挨户宣传,老百姓都特别支持!”桂丰村副主任汤涛介绍,目前村里已收割700多亩玉米,打包工作同步完成。
为确保玉米收割与秸秆收储无缝衔接工作落地见效,毛家港镇组建“镇干部+村干部+网格员”的三级巡查队伍,每天在各村田间巡逻,一旦发现违规焚烧苗头及时劝阻,同时现场为农户提供秸秆还田技术指导、回收点位置指引等服务。截至目前,毛家港镇已收割玉米58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