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夏日水域风险陡增,防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石首市九曲湾畔,一支由“红十字”与“救援队”共同铸就的水上安全力量已严阵以待。今年以来,石首市红十字会创新联动机制,与专业救援力量九曲湾救援队深度协作,通过建队伍、设站点、强培训、广宣传系列举措,成功构建起一张“固定值守与动态巡查相结合、应急响应与日常预防并重”的水域安全防护网,累计已开展巡查60余次,成功救助遇险群众6人,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水域救援专业性强、风险高的特点,石首市红十字会突破传统模式,主动与本土专业化力量——九曲湾救援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组建石首市红十字水上救护志愿服务队。该队伍充分融合了红十字会的组织动员、品牌公信力与救援队丰富的实战经验、装备和本土化优势,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
双方创新推行“站点结合”模式,在九曲湾救援队设立红十字水上救护站,作为指挥调度和装备中心,并在重点水域布设移动救援点,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和常驻队员,形成“固定+机动”、“值守+巡防”的立体化救援网络,确保对关键水域的全天候、全覆盖守护。
队伍建强,关键在能力。石首市红十字会高度重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队员开展急救技能、水域救援战术、装备操作等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截至目前,队伍已有队员及志愿者60余人,其中20人持红十字救护员证、8人持救生员证、3人持应急救援员证,专业救护师资1人,确保险情发生时队伍能“拉得出、用得上、救得好”。
队伍实行“值守—巡查—救援—宣传”一体化工作模式。平日,队员们在重点水域定点值守、常态巡航,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同时深入校园、社区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10余场,从源头上提升公众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这支队伍的价值,在一次次与时间的赛跑中得到彰显。自组建以来,服务队已成功参与水上救援5起,救助遇险群众6人,其中包括2名未成年人。无论是在湍急江水中挽救落水青年,还是在激流中接力营救被绳索缠绕的祖孙,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是队员们专业技能与无畏担当的体现,他们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救在身边”的庄严承诺。
石首市红十字会的这一创新实践,将专业救援力量与红十字人道使命深度融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水域救援“石首经验”,其水上救护志愿服务队救人事迹已先后被央视新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守护荆江安澜贡献了坚实的红十字力量。
(通讯员:刘宁/编辑:陶威/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