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在石首市公安局绣林派出所——这个承担着全局近三成警情、事务繁杂的“大所”里,综合指挥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这里,是派出所运转的“心脏”,而民警王西林,便是这颗“心脏”高效搏动的重要力量。从警不到四年,这位年轻的“95后”女警,用日复一日的细致耕耘和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在看似平凡的内勤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担当与作为。
“绣花功夫”:把琐碎做到极致
2021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的王西林,很快便扎根在绣林派出所的内勤岗位上。“当好参谋、搞好协调、写好材料、做好统计、办好宣传、抓好内务、搞好服务”,这是她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内勤工作千头万绪,文件收发、电话接转、上传下达、内务协调、材料归档……每一项都要求精准无误。王西林深知,内勤是派出所的“门面”和“枢纽”,数据错不得,保障缺不得。
面对繁杂的专项工作和临时任务,加班加点是她的常态。她总能以惊人的耐心和条理,将每一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确保“不缺漏、不粗糙、不含糊”。
同事们评价她:“有她在,内勤这块'压舱石’就稳了!”扎实的“绣花功夫”,让她在各级检查和重点工作中屡获好评,更赢得了两枚沉甸甸的个人嘉奖。
“智慧中枢”:在改革中勇挑重担
随着公安机关“两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王西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的角色已远不止于传统内勤。作为综合指挥室的核心成员,她主动拥抱变革,承担起指挥调度、情报分析等新职责。
“数据可视化”是她的法宝。仅今年一季度,她就编写日、周、月报104篇,将派出所庞杂的工作量化为清晰可见的图表和数据流。她像一位敏锐的“分析师”,持续对辖区情况进行综合研判,让核心重点工作“一表可见、要素可控”,并能根据分析结果实时作出动态调整。
这些精准的数据信息产品,为一线民警的治安巡防提供了精确指导,为隐患预警筑起了信息屏障,为派出所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显著提升了警务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
“枢纽核心”:小岗位书写大担当
执法监督检查105条问题,确保“警情”日清零限期结;处置核查指令82条,高效流转信息;编写宣传信息63篇,讲好警察故事;处理信访回复31件,搭建沟通桥梁;服务群众17余次,传递警营温度……这些枯燥数字的背后,是王西林无数个伏案工作的日夜,是她对“螺丝钉”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派出所是公安工作的最前沿阵地,而王西林,就是那根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关键“针”。她努力当好所领导的参谋助手,当好民警的联络员,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在绣林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老先进派出所,王西林用实际行动证明,青年民警完全有能力、有决心接好班,让“光荣牌”焕发新的光彩。
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没有千里追凶的壮举,王西林的故事,在键盘的敲击声、报表的翻阅声、电话的应答声中静静流淌。她以“平平淡淡、默默奉献”的品格,在“小内勤”的岗位上,展现着“大担当”,用细致高效的工作作风,真正成了支撑绣林派出所高效运转的“枢纽核心”,在幕后书写着人民公安服务人民的“大作为”。
(记者:张明金 通讯员:张雪 陈玲/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