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一个小改变,竟能延缓衰老、调节血糖!超简单→

2025-09-12 16:44   央视新闻  

提到“饥饿”,很多人都将其视为减肥时痛苦的代名词。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适当保持一些“饥饿感”,更有助于身体健康。

01

适当饿一点

好处竟然这么多

■ 调节血糖、血脂

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保持适度饥饿感可以通过代谢转换来改善血糖调节,在动物和临床试验中都表现出降低糖尿病风险的作用。具体来说,间歇性禁食能够让人体供能方式从依赖肝糖原分解葡萄糖,转变为依赖脂肪酸氧化及酮体供能,从而达到平稳血糖、分解脂肪的目的。■ 提升精力

吃饱就犯困,这不是错觉,而是事实——这主要和血糖波动有关。

如果少吃一点、“别吃太饱+别吃太精”,如用玉米、红薯、杂粮饭代替米饭、馒头,这类食物升糖速度慢,饱腹感强,不容易导致餐后困倦。

■ 延缓衰老

1997年有研究者指出:限制热量、减少食物摄入能降低有害自由基对身体的伤害,起到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近期,密歇根大学的一系列研究证实,减少进食量(或者仅仅是感到饥饿),就能起到延缓果蝇衰老的效果。

■调节免疫

今年4月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当感到饥饿时,小鼠通过大脑神经系统对免疫细胞加以控制,使血液中免疫细胞快速重组,炎症单核细胞明显减少,维持免疫稳态。研究者认为,适度饥饿可能通过此机制调节和增强免疫力,但不可过度饥饿。

02

正确保持“饥饿感”

关键在于适度+搭配

第一,要明白保持饥饿的限度是什么。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健康轻体力劳动者男性每日需要2250kcal热量,女性约1800kcal。

不提倡60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孕产妇等人群盲目减少能量摄入。

此外,糖尿病患者限制饮食可能诱发低血糖,若需要,应该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谨慎开展。

第二,要正确选择食物、合理搭配。

想保持适度饥饿感又不会难以忍受或营养不良,一定要多选择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不仅可以增强饱腹感、延迟饥饿时间,还能确保血糖血脂正常,肌肉不流失、维持免疫力正常。

少食多餐、健康零食也是很好的方法: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两餐之间选择无糖酸奶、水果或低盐低油魔芋制品作加餐,可以很好地抵抗“饥饿感”。

第三,分清“馋”和“饿”。

有时候我们吃东西只是因为馋而非饿,那就需要逐步给自己建立一个外置大脑“提醒者”,每次想进食时,提醒自己恢复2~3秒理智,想想是因为饿,还是因为馋。

第四,“保持饥饿感”的方案,要因人而异。

不必盲从某一种“保持饥饿”方案,要根据自己的饮食锻炼习惯、生活作息等,选择保持“饥饿”的时机和程度,一旦身体有不适反应,就该立刻调整。

最后提醒——

无论采取哪种控制饮食、保持饥饿的方法,其本质是限制热量摄入,而非“压缩食量”——吃一块小蛋糕摄入的能量远高于一碗杂粮饭。看起来吃得“少”不等于真“吃得少”。

保持饥饿感千万别走极端,过度饥饿不仅会使基础代谢率降低,还会影响免疫力、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等。而且,过度饥饿状态下,很容易遵从本能选择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细水长流、能舒适地坚持,才是获得饥饿感益处的前提。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a/10085/202509/809765457779be999774b6aacb1f24d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