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国庆假期,当多数人享受休闲时光时,石首市久合垸乡的田间地头却一片繁忙。该乡全体机关干部与村干部主动放弃休假,以“现场办公+抢收攻坚”模式推进秸秆离田,既抢回阴雨延误的农时,又守住碧水蓝天,用实干赢得群众点赞。
受前期持续阴雨影响,久合垸乡5万余亩中稻在国庆前仅完成1.7万亩收割。随着天气转好,该乡随即进入中稻收割与秸秆处理“双线作战”的关键期。10月2日,在窑拐和下堰口村的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两片几百亩的稻田里机器轰鸣。收割机穿梭收割,翻草机紧随碎秆,打包机同步压缩秸秆,“一条龙”作业高效推进。这种“收割+处理”同步的模式,正是该乡应对农时的灵活举措。
“我们根据天气灵活调整收割方案,天气好的时候,就动员经营主体把秸秆收运、打包、离田;要是遇到天气恶劣,就直接用机械粉碎还田,全程不耽误农户后续农事操作。”石首市久合垸乡窑拐村党支部书记马先宏介绍。
近年来,久合垸乡在油菜“一菜两用”种植上持续发力,通过示范带动实现油菜提质扩面、农民增产增收。眼下,全乡即将迎来油菜秋播关键期,农户“尽快处理秸秆、按时播种”的诉求十分迫切。了解到这一需求后,乡干部主动把工作阵地搬到田间,变“秸秆禁烧生硬宣传”为“秸秆离田主动服务”。一方面协调5家引进的经营主体集中力量抢进度,另一方面干部现场盯进度、解难题,全力保障秸秆处理与秋播无缝衔接。
“老百姓种油菜的时间比较集中,大概在10月5日至10日之间。”石首市久合垸乡人大主席王伟艺表示,全体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就是要赶在这个播种窗口期前,把已收割稻田里的秸秆全部打包离田、消化到位,不耽误农户种油菜。
眼下,久合垸乡秸秆离田工作正高效推进,在天气稳定的情况下,预计一周内可完成80%已收割稻田的秸秆打包离田。党员干部用假期的“忙碌”,换来了农田的“洁净”和农时的“及时”,更换来了群众的真心认可,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筑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通讯员:郝继华/编辑:王向明/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