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江陵县马家寨乡,依江而立,伴水而生。在这里,从定泊江岸的船锚,到万家烟火的“炖鱼”,再到收藏岁月的草堂……一串串独特的文化符号,共同构成了马家寨乡源远流长的“水文化”。
走进窑头埠口袋公园,一个巨大的船锚立在这里,钢质的锚身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身旁木桩、公示牌记载着窑头埠的历史故事。据马家寨乡同心村党支部书记沈宇飞介绍,1677年,沈姓家族迁于此处,建筑窑厂、修建码头,称此地为窑头埠。
沈宇飞说,20世纪90年代,同心村窑头埠是水上交通码头,设供销社、信用社、棉花收购站等,集市兴旺,是耀新片区的中心集市,以及南来北往的商旅港埠之一。
随着时间流逝,窑头埠往日的喧嚣与生机渐渐沉寂,一度陷入荒废。2022年,马家寨乡以挖掘水文化为契机,将窑头埠打造成精致的口袋公园。公园以渔民船锚为地标,配备了望江亭、彩色吊篮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漫步、感受荆江风光的好去处。
“原来底下都是沙,没有安全感,现在做得非常好,既牢固,又漂亮。”马家寨乡同心村村民沈明阶说。
从窑头埠口袋公园出发,沿着全长13.85公里的彩虹公路一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中式四合院。院中清泉流淌,盆景苍劲秀逸,步移景换,随处可见精致的造景艺术,浸润着田园生活的诗意。据了解,这是集民俗博物馆、民宿客栈和生态花园餐厅三位一体构成的复合型文旅空间—东辰草堂。其中,最具文化底蕴与特色的是民俗博物馆,馆内精巧雅致的家具摆件、充满岁月痕迹的农耕石器等物件,展现了地方民俗生活的历史脉络与人文风貌。
湖北东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东告诉记者,东辰草堂民俗博物馆在湖北省的私人民俗博物馆里差不多能排到前几名,而且是经过省博物馆授牌的。旺季时,每个月的游客量基本能达到一两万人,到了淡季,每月游客量有几千人。若按保守估计,一年的游客总量能有三四万人。
在生态花园餐厅的厨房,有马家寨乡宴席上不可或缺的美味—马市炖鱼。据悉,马市炖鱼的渊源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时,马家寨作为商贸枢纽,南来北往的客商促成了饮食文化的融合,本地渔民博采众长,将鲜鱼与川湘辣味结合,创制出鲜辣醇厚的独特做法。因这道菜在马市码头周边盛行,故得名“马市炖鱼”。
游客齐先生告诉记者:“马市炖鱼这个菜我很喜欢,比较下饭,口感偏辣,符合我的口味,每次来都会点这个菜。”
马家寨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张楚文介绍,近年来,马家寨乡不断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深挖本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化赋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文兴旅、以旅彰文、文旅促农”的良性发展格局。未来,将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水文化产业,实现“闻得见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建设目标。
(记者:张梦瑶 通讯员:任祖凯、欧阳钰海/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