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2025年7月中旬,洪湖市委组织部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2023-2025年驻村期满考核,对全市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及工作队员进行综合评定。国网洪湖市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王天喜从荆州、洪湖两级74支驻村工作队、412驻村人员中脱颖而出,再度被评定为最高等次“好”。
这是对王天喜近3年驻村工作现实表现和驻村帮扶实效的荣誉表彰,也是对王天喜以村为家辛勤工作的回报。
2023年,受国网洪湖市供电公司委派,经洪湖市委组织部任命,王天喜再次担任戴家场镇树桩河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近3年来,王天喜忠实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积极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利民政策,把村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千方百计完成乡村振兴任务,在驻村第一书记岗位上用实干书写赋能乡村振兴精彩篇章,实现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持续增长、集体经济稳步提升的优秀业绩。
因地制宜发展虾稻连作产业,助力村民增收
“多亏驻村书记引进水质智能监控项目,村里才形成了虾稻连作规模种养产业。”戴家场镇树桩河村党支部书记张法廷回忆起当初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时的情景,满是感慨和兴奋。
“乡村发展离不开产业,产业兴、乡村兴。”王天喜深知。为了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2023年11月,王天喜一边向洪湖市农业农村局汇报,争取政策支持,一边与村“两委”深入沟通,探寻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
发展什么产业?引进什么项目?王天喜苦苦思索,下决心要找出一条适合树桩河村发展的好路子。
“立足本地优势和特点,走出去参观考察和学习借鉴外地的发展经验。”王天喜说,以往,村民靠传统的单一作物种植为主,农产品效益低,要改变现状,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新的产业。
王天喜与村“两委”干部多次商谈探讨,深入咸宁、潜江、仙桃等地考察,了解各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并向当地的村干部和企业取经,摸清产业经营模式及发展成效,最终选定在村民中推广稻虾联作,在稻田里套养小龙虾,既守住了粮食耕地红线,又增加村民收益。
2023年11月,在王天喜与村“两委”共同努力下,树桩河村与林枫水产公司负责人肖成喜签订协议,集中流转土地800亩,发展虾稻联作产业,引进农业智慧用能项目,安装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实现小龙虾科学养殖、村民增产增收。
经过电力驻村工作队积极宣传推广,村干部示范种养殖,全村发展稻虾联作达到2000亩,520户村民户均年增收5600余元。
爱心超市引导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素质

(驻村书记王天喜在树桩河村“电力爱心超市”为村民发放积分兑换的商品。赵有鑫 摄)
金秋时节,树桩河村村委会旁的电力爱心超市,村民手持积分卡,用日常积累的“文明积分”兑换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这项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的创新实践,不仅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成为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提升村民素质的生动体现。
电力爱心超市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出的乡村振兴创新载体,通过搭建助农销售平台、推行文明积分兑换、提供电力延伸服务等多元化模式,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王天喜依照《电力爱心超市积分管理评分细则》《电力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激励规则》,引导村民参与公益劳动、环境整治、孝老敬亲、移风易俗、邻里互助、好人好事等文明活动,鼓励村民子女参军报国、就学成才,发动村民参与电力设施保护和隐患排查,对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并聘请一名村民推荐有党员身份的乡村教师担任义务监督员,确保积分奖励公正公开。
走进树桩河村电力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满了米面粮油、日用百货等物品,但这里的商品不标“价格”,只标“积分”。村民通过参与公益劳动、环境整治、好人好事、孝老敬亲、红白事简办、电费预交、网上国网APP注册缴费等文明行为积累积分。
2025年3月16日,村民卢德全发现35千伏曹瞿线24#四脚铁塔塔脚一侧接地线因挖掘机清沟被挂断,王天喜参照电力设施保护管理规定,给予其260积分奖励。村民卢德全用积分兑换了2壶油、2袋米。
“创办电力爱心超市,让大家不花一分钱就能拿到物品,还能引领乡村文明新风。”树桩河村村支书张法廷笑着说。
2023年至2025年,该村电力爱心超市累计发放积分14万分,惠及520户家庭,兑换物品4196余件。电力爱心超市以“看得见的奖励”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引领相结合,形成了“行为换积分、积分兑商品、商品促文明”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综合施策关爱困难群众,不让村民返贫

(驻村第一书记王天喜宣讲向村民惠民政策。赵有鑫 摄)
近3年来,王天喜深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坚持走访探视和看望重病重残、五保低保等严重困难家庭,动态掌握困难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建立困难家庭档案,深入开展防返贫监测,积极落实教育、医疗、民政救助帮扶政策,帮助因病因残生活困难村民申报病残补贴,筑牢托底民生底线,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在防返贫工作中,王天喜分类施策,帮助生活困难的村民渡过难关。
针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6900元的村民,帮助其填报低保申请资料,向洪湖市民政部门申请低保补助。
针对大病重病家庭,帮助申领大病医疗补贴,鼓励村民参与城乡合作医疗保险,提高患病报销金额,降低患病治疗费用。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残障人员及重病家庭,与村干部一同看望慰问,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协商村干部,帮助患病且暂时不能下地耕种的村民开展生产自救互助,让邻里乡亲帮助购买农药、化肥、种子等物资,给予力所能及的生产帮助。
2024年12月20日,村民李光英因肝肾囊肿手术治疗花费11万余元。除了城乡合作医疗救助减免8万元治疗费,王天喜还申请太平洋保险补充医疗救助,返还4000元资金补贴。
2023年至2025年10月,王天喜带领工作队同村“两委”干部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工作,每月入户走访,季度排查防返贫监测对象,将9名因病因残困难村民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开展结对帮扶,帮助19名大病村民落实医疗救助。开展春风行动4次,促进362名适龄人口就业;落实雨露计划,帮助28学生领到补贴8.4万元,助其健康成长。
“强村富民是我的驻村工作目标。”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王天喜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为民情怀、坚定必胜信念,朝着目标大步迈进。
(通讯员:周志勇/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