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岸边
一曲《洪湖水浪打浪》穿越时空
将人们的思绪
带回那段红旗漫卷的岁月
这片红色热土
正以崭新的姿态
向世人讲述着革命老区的时代新篇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里,苍松翠柏间,一座27.6米高的纪念碑巍然矗立。长50米、高5米的黑色大理石烈士墓墙上,镌刻着42000多名烈士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寄托着一个献身革命、视死如归的英魂。

01
01
红旗漫卷湘鄂西

洪湖,这片流淌着红色基因的土地,是湘鄂西苏区首府、红二方面军摇篮、洪湖赤卫队的故乡。
1930年7月,红四军、红六军在公安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革命形势如火如荼,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就此形成。

洪湖地区河湖港汊交错的地理环境,为革命提供了天然屏障。贺龙第一次来到洪湖,看到一碧万顷的湖泊,就说这里可以藏兵30万,适合打游击。洪湖的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高度赞誉,“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在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中,段德昌和周逸群总结了“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洪湖游击战术。

1931年初,湘鄂西特委、联县政府及医院和各种机关从石首调弦口迁到洪湖瞿家湾。这里滨湖临河、港汊交错,又有芦苇飞翠,荷花飘香;渔船出没,猎舟来往。岸上有一条老街,明清建筑密集,虽地处偏僻,但屋宇宽敞,民风淳朴,有群众基础,地理特殊,易守难攻,因此受贺龙等人青睐。

随后,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等湘鄂西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青年团、工会、妇女会、儿童团、互济会等群众团体相继在瞿家湾成立,瞿家湾成为湘鄂西根据地的首府。
02
鱼水情深铸精神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洪湖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的洪湖精神。这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同为传承“红船”血脉的革命精神。

洪湖地区为中国革命牺牲了10万余人,其中有名有姓的洪湖烈士多达3000多人。洪湖人民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党早期的红色政权,用自己的鲜血灌溉了党的萌芽。

刘绍南是洪湖“红五子”之一,本是当地首富之子,1924年考入武汉中华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武汉回到家乡,说服父亲将家中田产全部分给农民,无私无畏地带领大家一起斗争。牺牲时年仅25岁。是什么让这些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舍家弃业走上革命道路?是什么让农民群众不惧生死参加革命?是信仰!是大家坚信共产党能带领大家打倒土豪,过上好日子!
03
红色IP展新颜

如今,洪湖这片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的生机。2025年8月,湖北省在洪湖市举办“传承三大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研学旅游产品暨“赤黄红”精品旅游线路发布活动。“赤黄红”精品旅游线路包括一条全景线路、两条精品线路和三条专线深度游。

在“星火传递”仪式中,象征三大精神的火炬传递到青少年手中。洪湖市200名中学生代表深度体验“星火燎原·赤子初心”红色研学示范之旅。

湖北省计划组织超10万人次青少年参与红色研学,整合全省红色资源,擦亮“赤黄红”文旅品牌,推出更多面向年轻群体的研学产品。洪湖正挖掘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潜力,打造“红色研学+生态体验”特色样板。
04
红色文旅启新篇

2025年10月,环洪湖马拉松赛事如火如荼地展开,洪湖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设计了四条主题旅游线路,将“体育+文旅”完美结合。这四条线路各具特色:“红色记忆·砥砺前行之旅”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感受洪湖深厚的红色基因;“生态康养·自然疗愈之旅”特别适合赛后放松身心;“浪漫度假·甜蜜双人之旅”专为情侣设计;“田园寻味·水乡美食之旅”则让游客深入了解洪湖的田园生活与美食文化。


洪湖市商务局围绕“文旅搭台、商贸唱戏”的指导思想,推出一系列特色展销与促消费活动。他们编印了8000份《洪湖食味》美食折页,收录了“洪湖十大名菜”与“十大小吃”,包括洪湖莲藕排骨汤、清蒸洪湖清水蟹等经典菜品。赛事期间,洪湖市联合重点景区和文化场馆推出专项优惠。

所有马拉松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可免门票进入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区、洪湖生态园,悦兮半岛温泉也推出特惠套餐。洪湖市非遗文化展示馆、赤卫队展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博场馆均免费向公众开放。

在瞿家湾老街,明清建筑间仍保留着39处革命旧址。当年,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些简易的民居和祠堂里,指挥着湘鄂西苏区的革命斗争。如今,承载着革命历史的老建筑,变成了特产店铺,摆放着洪湖野莲汁、荷叶茶、新堤鸡蛋糕等洪湖特产。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实景演出《洪湖赤卫队》选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用优美动听的旋律抒发对革命烈士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赞颂。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