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下沉干部赋能“秸秆变金、渠水焕活、政策暖心”

2025-11-06 10:06   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梦瑶

江汉风报道:秋日的江陵县普济镇东李村,是一幅流动的画卷。金黄的稻浪刚刚平息,新播种的麦苗正蓄势生长,而比自然景色更动人的,是村里最近跃动的三重奏——秸秆禁烧的智慧实践、水系治理的攻坚行动、政策入户的暖心传递,共同奏响了一曲生态与民生共荣的田园交响曲。这两周,江陵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浸润民心,在田野阡陌间写下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秸秆离田记——从“一把火”到“变废为宝”

宣传之余,工作队员们直接穿上雨靴,下到地里,帮着农户将散落的秸秆归拢、打包、装车。“没想到这些县里来的干部,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村民张大爷说。

普济镇里引入了3家秸秆回收企业,全村2000亩水稻秸秆全部实现离田利用。现在村民们都说,这秸秆是“金条”不是“草包”!

清渠行动——让“母亲河”重焕生机

东李村沟渠纵横,是洪湖流域水系的“毛细血管”。守护好这一渠清水,是流域治理的关键。驻村工作队扛着铁锹、拿着铁钳、带着网兜,与村民们一起,发起了沟渠清理攻坚战。

水面上残破的“地笼网”被逐一回收,岸边的塑料袋、农药瓶等陈年垃圾被彻底清理。驻村队长汪子健说:“‘毛细血管’通了,洪湖的‘大动脉’才能更健康。我们清理的不是垃圾,是阻塞乡村生态的‘血栓’。”

河水潺潺,映照着大家忙碌的身影。

一封信的旅程——政策春风暖人心

傍晚时分,趁着村民收工回家,工作队员手持一份份粉红色的《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开始了新一轮的“敲门行动”。

这封信,不仅是政策宣讲单,更是情感联络卡。从农作物播种事项到防汛知识,从防诈骗提醒到邻里和睦倡议,内容贴心又实用。在村民李奶奶家的小院前,驻村队员耐心地逐条解读。“奶奶,这上面都是这季节小麦和油菜的播种事项,您千万要注意哦!不清楚的可以随时叫我们”

从灶台边到院坝里,从政策解读到倾听心声,这一抹穿梭于百家门的“暖风”,将党的声音和关怀,化作了春风细雨,滋润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田。

“东李村的变化证明,只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乡村振兴的画卷就能越画越美。" 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组组长汪子健说道。

在普济镇东李村的这片热土上,驻村工作组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实干诠释担当,正与全村百姓一道,共同绘制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记者:张梦瑶 通讯员:汪子健/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下载云上荆州app,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下载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a/10085/202511/30ba569787f2580fcb60a1f50906d0bb.png